若貸款集中度排除都更危老 學者:恐助攻高房價

市場傳出都更與危老案貸款不易。(記者宋碧龍/攝影)
市場傳出都更與危老案貸款不易。(記者宋碧龍/攝影)

【記者張原彰/綜合報導】

市場傳出都更與危老案貸款不易,希望央行放寬管制,央行日前已聲明未限制都更危老重建貸款。學者表示,不動產貸款集中度的最大問題仍在於金融業的經營者身上,即使央行放寬不動產貸款集中度管制,銀行可能還是會傾向放款給風險較低的建商,而央行也容易被質疑是在幫特定建商找出路。

淡江大學經濟學系教授蔡明芳說,自央行於去年實施不動產貸款集中度自主管控以來,都更與危老的放款一直被討論能否比照《銀行法》第72條之2的方式,排除在不動產放款的計算範圍外。

央行上週發布聲明提到,若不動產貸款集中度排除都更危老重建貸款,將影響央行觀測不動產貸款集中度的用意。

央行解釋,都更危老重建貸款屬中長期貸款,銀行仍承受房市景氣波動風險。如果排除都更危老重建貸款,雖可使不動產貸款集中度下降,但將無法完全反映相關授信風險及信用資源流向不動產市場全貌,進而影響央行觀測不動產貸款集中度的用意。

對於相關議題,蔡明芳分析,將都更與危老的案件排除在外,將會出現兩個問題,首先是當所有類型建案都需要完工銷售的情況下,排除都更與危老就是放寬不動產貸款集中度的管制。

第二,蔡明芳說,公辦都更、一般都更與危老案件,在原住戶分回比例普遍不低的情況下,建商因無法從購置土地獲利而需要調高銷售價格,此時,有能力購買其高價宅的可能是高所得者,換言之,央行放寬標準的結果是在降低高所得者的購屋門檻,變成維持高房價的助攻者,對一般受薪階級並未有好處,這樣的放寬也容易淪為幫特定建商找出路,應該注意。

放寬集中度管制 銀行仍傾向放款給大型建商

另外,他說,雖然央行的選擇性信用管制與金管會的監督工具,均對於金融業的不動產放款具有約束力,但是,不動產貸款集中度的最大問題仍在於金融業的經營者身上。

蔡明芳說,當金融業者偏好放款給利率較高且借款期間較長的建築業者時,一旦遇到央行對不動產貸款集中度的管控,就會出現住宅購置貸款無法申貸的情況。在一般房貸戶或中小型規模建商的談判力不如大型建商的情況下,這些談判力低的消費者就會是被銀行限貸的客戶。

他說,許多人將建商倒閉或預售屋解約的問題,歸責於中央銀行的不動產貸款集中度管制,換言之,他們預期,若央行解除或放寬管制,消費者就能取得較高的房貸成數,依約付款給建商,建商就不會產生流動性缺口進而發生倒閉的問題。

但是,蔡明芳說,若不動產市場的風險增加,即使央行解除或放寬管制,銀行業應該還是不會放款給中小型建商與房貸戶,而是會繼續放款給風險較低的大型建商。因此,認為央行放寬管制就可以順利讓一般民眾申請貸款,這樣的想法恐太過天真。◇

延伸閱讀
每週吃3份薯條 糖尿病風險升兩成
2025年08月17日 | 3天前
取消